top of page

台灣人力短缺的8個原因

台灣人力資本(股)公司執行長 晉麗明

全世界進入AI爆發成長的時代,相較新興科技的扶搖直上,攸關台灣產業發展命脈的人才議題卻亮起紅燈,企業面臨人力不足的窘境。

 

經濟部長郭智輝2024年6月25日在華盛頓舉行的華文媒體記者會中指出,「預估到2040年,台灣人才缺口將達到40、50萬人」,這些人才需求,除了產業急需的科技專業人才外,還包括無法完全由資訊數位工具取代的服務業人力。

 

本文針對台灣人才短缺的趨勢與現象,提供觀察與讀者分享。

 

(1)高齡少子化,人才稀缺現象難解

 

台灣65歲以上的人口在2025年達到20%,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,同時,「生不如死」的現象加速人口負成長。

 

依國發會的資料顯示,台灣由於人口老化嚴重,原本的核心勞動力年齡25-44歲,持續向後遞延,2024年人口年齡中位數為44.97歲,到了2030年提高至48.44歲,2050年更達到56.47歲。

 

人力不足與老化問題,成為台灣的國安危機,也嚴重影響企業的存續發展。

 

(2)理工人才不足,文法商人才過剩

 

台積電處長張孟凡在國科會舉辦的「2023台灣半導體產學論壇」的專題演講中指出,理工人才供給減少,是科技產業的大挑戰,他引述教育部的統計數據,STEM(科學、技術、工程、數學)領域的大學部畢業人數從2012年的82,058人陡降至2020年的65,770人,減幅達到20%,同期碩士生減幅達12%、博士減幅更達29%。

 

產官學界為了解決半導體產業人才不足的問題,在台灣的重點大學成立了半導體學院,但是每年數百位學生的養成速度,無法滿足產業用人的需求。

 

相較於對理工人才的關注度,文法商科畢業生的工作機會與薪資則難望其項背,學用落差問題,助長了薪酬的M型趨勢及上班族職涯發展的L型現象。

 

(3)人才往科技產業挪移趨勢明顯

 

半導體無疑是近年最火紅的產業,在電動車及AI人工智慧的加持下,科技產業欣欣向榮,由於薪酬優渥,吸引上班族競相投入,人才迅速往科技產業集中。

 

依人力銀行的調查顯示,社會新鮮人想投入的產業,以「資訊科技業」排名第一。同時,南台灣科技S廊道成形,在台積電及半導體中下游(製造及封測)擴大投資效應下,不僅刺激房地產大漲,更引發人才爭奪戰,南部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如臨大敵,除了招募作業受挫之外,更要面對人才流失的威脅。

 

輝達(Nvidia)創辦人黃仁勳來台參與台北國際電腦展(COMPUTEX 2024)時宣布在台灣成立資料中心,並在5年內招聘至少1000名工程師;超微(AMD)執行長蘇姿丰也提出投資50億元設立研發中心,國際大廠的重大建設,打造了台灣成為世界AI中心的優勢地位,然而強力的磁吸效應,將衝擊科技人才的版圖。

 

(4)人才國際化趨勢方興未艾

 

新冠疫情延緩了人才國際化的腳步,在疫情結束後,台灣低薪的「推力」,加上海外高薪工作的「拉力」,讓人才國際化現象被迅速帶動,尤其台積電赴美國及日本設廠及台商全球的積極布局,更激勵台灣人才國際化的意願。

 

台灣主計總處公布「2022年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統計」,人數跳升至47.3萬人、年增15.4萬人。

 

國際人才戰爭狼煙密布,韓國媒體「朝鮮日報」(The Chosun Daily)報導半導體及AI晶片業爆發人才搶奪戰,輝達挖角三星515名員工,三星也挖走輝達278人及台積電195名員工,國際大廠相互挖角激烈,台灣科技人才備受全球青睞,微軟、亞馬遜、英特爾、Google、ASML等世界級公司都在台設立研發中心,人才國際化的競逐已在島內開打。

 

產業互搶才加上國際大廠侵門踏戶搶人才,讓人才稀缺的現象雪上加霜。

 

(5)傳統工作價值觀崩解,網紅、外送、創業、理財成顯學

 

網路、社群及自媒體發達,上班族不再以傳統工作模式為主軸,導致人才來源銳減,行政院2024年1月指出,2022年從事非典型就業人數約80萬人,呈現增加趨勢,顯現上班族青睞不受組織約束、自由度高的工作。

 

股市飆漲為上班族注入強心劑,投資致富的心態普遍存在上班族內心,大家積極追逐被動收入,不再依靠薪資所得;少年股神的成功故事,更讓年輕人興起遠離傳統職場,追逐「自我定義」的人生。

 

年輕世代工作價值觀的改變,也讓人才市場的供給減少。

 

(6)中高齡勞動參與率低,人力資源未善加運用

 

依勞動部111年的統計資料顯示,台灣55-59歲的勞參率為59.6%,遠低於鄰近國家日本的78%及韓國的76.4%,60-64歲的勞參率為39.6%,大幅落後日本的67.5%及韓國的64.3%,65歲以上的勞參率為9.6%,較日本32.1%及韓國的37.3%也是望塵莫及。

 

職場中高齡歧視現象未能改善,讓資深有經驗的「高年級生」無用武之地,實在非常可惜。

 

(7)通膨助長高房價、高物價,躺平主義是人才市場的隱憂

 

媒體報導台灣房市在通膨的影響下,各地房地產持續飆漲,昔日「五子登科」的人生目標難以實現,因此,年輕上班族瀰漫在及時行樂、躺平主義的氛圍中,高物價已逐漸浸蝕上班族的工作意願。

 

上班族在多元價值觀、不肯屈就工作的情況下,「想工作,但認為無合適工作機會而未找工作」的怯志工作者,也為人才稀缺的現象增添變數。

 

(8)員工流動率居高不下,企業人力缺口擴大

 

依據人力銀行的分析,八成的上班族有轉換工作舞台的打算,騎驢找馬、伺機而動的隱性求職者不在少數,許多企業面臨高離職率的壓力,尤其是餐飲、旅宿、批發、零售等服務業,既要面對人力缺口的難題,又飽受員工不穩定的困境。

 

難以逆轉的人才短缺現象,讓國家、社會與企業承受巨大的壓力及風險,如何因應與解決是一項長期且艱鉅的工程,考驗產官學界的政策方針與執行力。


台灣人力資本股份有限公司

​關於我們

台灣人力資本股份有限公司

提供企業培訓課程及經營管理、人力資源相關服務,促進組織與人才的互利雙贏,厚實台灣人力資本。

服務項目

  • 企業培訓

  • 人資講座

  • 職涯諮詢

  • 書籍出版

  • 媒體/異業合作

趨勢觀察與研究

  • 台灣人才市場

  • 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

  • 企業招募/留才

  • 上班族競爭力與職涯發展

  • 商模整合與發展

聯絡信箱

service@thc-hr.com.tw


搜尋 Line ID 「@thc-hr」

聯絡電話

02-22852408

台灣人力資本的line

台灣人力資本股份有限公司.     統一編號:93710717

Copyright© 2024 Taiwan Human Capital Co., Ltd. All rights reserved.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