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是接班人-主管及關鍵人才
- 台灣人力資本股份有限公司
- 2024年5月11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2月4日
台灣人力資本(股)公司 執行長 晉麗明
如果大家記得2011年播出的電影「魔球」,應該會對於布萊德·彼特飾演的比利·比恩與耶魯大學經濟系畢業的彼德·布蘭特,兩人用數據分析來遴選球員,帶領一支不被看好的球隊,橫掃大聯盟的精彩故事,印象深刻!
藉由數據的分析,可以理性的研判球員的戰績及預測未來的潛力!若是能夠適才適所,降低劣勢、發揮長處,努力整合團隊,一定可以橫掃千軍、攻城掠地!
企業經營也是如此,組織團隊中的成員,就像是球隊中的球員;誰適合展現凌厲攻勢、誰能夠嚴密防守;經過時間的觀察,主管一定了然於胸;但是,如果沒有數據的支持,難免流於主觀與偏誤!
「魔球」的啟示,就能夠提供企業主管,思考團隊成員的表現與戰力,同時做好新年度的作戰準備!
盤點手上有多少戰力
軍隊出征前,要展現壯盛軍容;一方面激勵士氣,另外也檢視兵力及武器是否充沛!
主管在訂定目標與計劃時,必須審視手中掌握了多少戰力;「人力資源」則是最重要的項目,即使互聯網、大數據、AI、區塊鍊、5G等新興科技,已成為企業致勝的元素,但是,「人」仍舊扮演最關鍵的角色!
企業為什麼需要「組織圖」、「工作職掌」、「工作說明書」,就是要對齊任務使命與公司目標!
主管們如果仔細的檢討工作的問題與缺失,一定能找出目前組織設計的許多盲點,針對設定的目標來改善組織、調整權責,才能有效發揮戰力!
看員工三年的表現,來研判績效
招募面談時,面試官會關注應聘者近三年的績效表現,以判斷是否符合企業所需,也驗證能否在新團隊貢獻所長、發光發熱!
企業組織,在盤點人力時,也要拉長時間軸線來分析,這段時間最少為三年。
態度、績效、個性、執行力等等數據與人格特質,都需要長時間來觀察與驗證!
主管們不能只看結果,還要針對工作與績效的內涵,結合商模/工作特性、內外部環境,甚至出缺勤紀錄等等數據,詳加比對分析;才能有效評斷員工的特質與潛力,而這樣的評估作業,有助於了解未來達成目標的可行性,並做為調整人力,或是延攬新人的方向與條件!
優秀人才不見得是最佳選擇
每位經營者或是主管,都傾力找尋夢寐以求的千里馬,但是,根據統計分析,這些來自外部的空降主管,在兩年內有三成會陣亡;同時,也有近五成的人,無法達成預期的成效!
其中的原因十分複雜,例如:產業、團隊、個人、企業文化、經營者風格等等因素,都可能影響人才的表現。因此,公司不能將轉型昇級、創新成果的重責大任,完全放在新人身上;企業原有的人員,才是奠定組織勝基的重要骨幹!
「把人放在對的位置」,不能單靠主觀的想法與直覺!魔球理論,改造了奧克蘭運動家隊,企業主管也可以利用第四季,好好的思考如何善用「數據」來布局團隊!
善用魔球理論,找出企業戰將!
若以常態分配的原則來探討團隊成員的績效表現;約有30%的員工能夠持續創新績效,而有50%的人,必須主管耳提面命、不斷鞭策,才能一步一步向前走。
然而,組織中卻有20%惰性堅強、自律性低的同仁,面臨「末位淘汰」的命運,主管對於這些無法產生績效的人員,必須祭出鐵腕,才能讓團隊不斷精進。
如果企業經營者或是主管想要打造精實有效率的團隊,不妨重看一次「魔球」的影片,應該能帶來重新布建組織的啟示!